管式避雷器由哪三部分组成(管型避雷器结构图)

文章目录

管式避雷器由哪三部分组成由本站整理编辑,为你带来全面的管型避雷器结构图内容阅读。一起跟小编来看看吧!

管式避雷器由哪三部分组成

管型避雷器由:灭弧管(产气管)、内部放电间隙、外部放电间隙三部分组成,一般用于线路上。

管式避雷器是避雷器的一种,为了提高熄弧能力,产生了管式避雷器,它实质上是一种具有较高熄弧能力的保护间隙。管式避雷器有两个相互串联的间隙,一个在大气中称为外间隙S2,另一个间隙S1装在产气管内,称为内间隙或灭弧间隙。

管型避雷器结构图

要防止雷电危害,就必须装设完整的防雷装置。一个完整的防雷装置由3部分组成(图8-1):接闪器(避雷针)、引下线和接地体。接闪器是直接接受雷击的金属导体,它安装在被保护物顶端或独立的避雷器上。在雷电通道的初始发展阶段,因雷云离地面比较高,故通道发展的方向不受地面物体的影响,但当雷电通道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地面上的突出物将会影响通道的发展方向。因此,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储存地,如仓库、油罐等,必须装有接闪器(避雷针),通道就会向避雷针方向发展,这是因为接闪器高出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突出物体并且有良好的接地。所以,接闪器的本质作用,就是把雷电引到自身上来,并安全地将雷电流引入大地。

图8-1避雷装置构造

1.接闪器2.支柱3.引下线4.接地体

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它的作用是把接闪器上的雷电流传递到接地体上。引下线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制成,如有腐蚀性场所应当适当增大截面积,引下线一般沿建筑物的外墙敷设,敷设路线应尽量短而直,应固定牢固,固定支点不应大于1.5~2m。在地面连接处应用钢管穿管的办法,以防止外物对引下线的机械损伤和防腐蚀。为了检查测量的方便,在离地面1.5~1.8m处须设置断接卡。

接地体包括接地装置和装置周围的土壤或混凝土,它的作用是把雷击电流有效地泄入大地。现在常用的接地装置有水平接地极、垂直接地极、延长接地极和基础接地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接地装置一般采用垂直接地极,即用一根2.5m以上的角钢、圆钢、钢管或铜质柱形材制成,垂直打入土壤中,当接地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环形接地极组和放射形接地极组的办法,为了防止被腐蚀,可在埋前先涂上防腐剂。有些地区土壤电阻较高,一般接地方式达不到接地设计要求的,可采用人工办法来减少接地土壤的电阻率,即用换土法或化学处理法。

常见的防雷装置有:避雷针(图8-2)、避雷网、避雷带、避雷线、避雷引下线、防雷地网、避雷器(图8-3)等。

图8-2避雷针外形

图8-3避雷器外形

根据保护的对象不同,接闪器可选用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或避雷带。避雷针主要用于建筑物的保护;避雷线主要作为电力线路的保护;避雷网和避雷带主要用于建筑物的保护;避雷器是防止雷电侵入波的一种保护装置。

管型避雷器图片介绍

管型避雷器主要由外部放电间隙、内部放电间隙和内弧管三部分组成。

外部放电间隙的作用是将避雷器与线路电压隔离。内部放电间隙位于消弧管内,由棒形电极和环形电极构成,也称消弧间隙,它决定放电电压的大小。

当线路遭受雷击时,在强电场作用下,两个放电间隙相继击穿,雷电流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大地。此时间隙被电离而成为导体,数值很大的工频短路电流也随之通过内外间隙,形成强烈的电弧。电弧的高温会使管内壁的产气材料分解出大量气体,此时管内压力迅速升高,使气体从环形电极的管口喷出,形成强烈的吹弧作用,在交流电流第一次通过零点时就将电弧熄灭,从而使外部间隙也因断弧而恢复正常绝缘。

管型避雷器主要用于发电厂、变电所的进出线保护,限制高幅值雷电波侵入。此外,也常用于保护线路上某些绝缘薄弱的环节。

避雷器有几部分组成

避雷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1.避雷针:专门用来接收闪电的金属物体。与雷电相连的金属杆称为避雷器,与雷电相连的金属线称为避雷线或架空地线,与雷电相连的金属带和金属网称为避雷带或避雷网。的所有接闪器必须通过引下线连接到接地装置。避雷针、线、网、带都是避雷器。

2.引下线:将雷电电流从接闪器引至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的要求。

3.接地装置:它是防雷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地装置向大地释放雷电流,以限制防雷装置对大地的电压过高。除独立避雷针外,防雷接地装置在接地电阻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可与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以上就是本站小编整理的关于管式避雷器由哪三部分组成的相关知识,内容来源网络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