鲐鱼是什么鱼(吃鲐鱼为什么会中毒)

文章目录

鲐鱼是什么鱼由本站整理编辑,为你带来全面的吃鲐鱼为什么会中毒内容阅读。一起跟小编来看看吧!

鲐鱼是什么鱼

鲐鱼是鲭科、鲭属海洋鱼类,学名日本鲭,别称花辉、青辉、青花等。

鲐鱼身体粗壮,呈纺锤形,尾柄结实;尾鳍基部每侧有纵隆起嵴两个。头大,前端尖细,呈圆锥形。眼大,位高,有发达的脂眼睑。上下颌等长,牙细小,上下颌齿各一行。侧线明显,背鳍两个,体背呈青蓝色,有不规则深蓝色横纹或斑,斑纹延伸到侧线下方。为海洋洄游性上层鱼类,游泳力强,速度大。

鲐鱼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北可达鄂霍次克海。可分为两个地方种群:一在日本海,一在黄海和东海。

鲐鱼的生活习性:

1、环境:鲐鱼是暖水性鱼类,一般情况下都在近海温暖水域活动,春夏季多栖息于中上层,生殖季节常结成大群到水面活动,每年都要进行远距离洄游,有趋光性和昼夜垂直移动习性。

2、食性:鲐鱼是肉食性鱼类,兼食浮游生物,主要以端足类、磷虾类、桡足类等为食,其次是鱼类、头足类、毛颚类、多毛类等,生殖季中摄食强度减弱或停止,生殖前、后摄食强烈。

3、繁殖:鲐鱼是卵生型鱼类,产卵水深20~100米、水温15~21℃、盐度29~34.5%。卵为圆球形,彼此分离,浮性,无色透明,卵膜薄而光滑,受精12小时达囊胚期,受精卵63小时孵化。

吃鲐鱼为什么会中毒

因为鲐鱼体内的组氨酸含量较高,储存不当会产生组胺。

海产鱼类中的青皮红肉鱼,如鲐鱼、金枪鱼、鲣鱼、秋刀鱼、鲭鱼、沙丁鱼体内组氨酸含量较高,当这类鱼贮存不当、鱼不新鲜时,当组胺积蓄到一定量时,进食后便使人产生过敏性中毒。

在生产、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鲐鱼极易受到富含组胺酸脱羧酶的细菌污染,随之,组氨酸会被大量分解脱羧而产生组胺。

参考资料

鲐鱼的营养价值:

鲐鱼的营养价值很高,鲐鱼经济价值颇高,是一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食用鱼。

据测定,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1.4克,脂肪7.4克,钙20毫克,磷226毫克,铁2.0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29毫克,尼克酸9.7毫克。鲐鱼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茄汁鱼罐头和五香鱼罐头等,还可分别炼制人造白脱和鱼肝油。

据有关资料介绍,鲐鱼体内还含有两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物质:一种叫二十碳五烯酸(EPA),另一种叫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两种物质在鲐鱼脂质中含量较高。

鲐鱼是青花鱼吗

是。

鲭鱼:鲈形目,鲭科,鲐属。鲭鱼又名“青花鱼”。俗名鲐鱼、大西洋鲭鱼、波士顿鲭鱼。所以两者同义。

形态特征: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颌等长,各具一行细牙,犁骨和胯骨有牙。体被细小圆鳞,体背呈青黑色或深蓝色,体两侧胸鳍水平线以上有不规则的深蓝色虫蚀纹。

产地产季:分布于太平洋西部。近海均产之。主要有海洋岛、连青石、大沙及沙外等渔场,渔期一般春汛为4~7月份;秋汛为9~12月份。南海沿海全年都可捕捞。

经济价值:为中国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类之一。此种鱼类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鱼肉每百克含蛋白质21.4克、脂肪7.4克,肉质坚实,除鲜食外还可腌制和做罐头,其肝可提炼鱼肝油。

参见百度百科:

鲭鱼是什么鱼

鲭鱼又名青花鱼,是一种很常见的可食用鱼类。

鲭鱼是一种很常见的可食用鱼类,俗名鲐鱼、青花鱼,是经济价值高的野生中上层鱼类,鲭鱼,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的鲭亚目,鲭亚目下属的鲭科(Scombrida),有很多品种,鲭鱼平均身长30至50厘米,寿命最长可至11年,它以吞噬浮游生物及鲟鱼、鳕鱼和鲱鱼所产的卵为生。此种鱼类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

鲭鱼出没于西太平洋及大西洋的海岸附近,喜群居。它是一种洄游性的鱼,每年在春夏季节在日本南方海域产卵,然后沿着黑潮进入广阔的太平洋海域,逐渐向北洄游追逐丰富的饵料,寒冷季节再向南洄游,周而复始。

鲭鱼简介

鲭鱼是隶属于鲈形目鲭科鲐属的鱼类,俗称青花鱼、油胴鱼、鲐鱼、青占等。鲭鱼体粗壮,呈纺锤形,尾柄结实。常见的鲭鱼主要有三种:大西洋鲭鱼(挪威鲭鱼)、白腹鲭、花腹鲭。

鲭鱼身体为纺锤形,蓝色,粗壮,无鳞,体表光滑,尾鳍非常发达,体侧腹部有数条纵向暗色条纹,背侧具线色斑条。尾鳍新月形,体侧具4至7条纵条纹,体背蓝褐色,腹部银白,各鳍浅灰色,头大,吻尖,尾栖细小。

以上就是本站小编整理的关于鲐鱼是什么鱼的相关知识,内容来源网络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你。

相关推荐